抓好初中分流,促进麻章中职初中教育双赢
麻章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有为
一、目的意义
实行初中分流,既可以降低初中生辍学率,又能够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既可以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又能够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既可以缩短中职教育学制,又能减轻中职学校学生经济负担;既可以促进农村未来劳动力转移,又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有效地解决初中学生分流和解决中专生源问题,实现初中、中职教育的双赢。增强本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中专和初中部党员的交流互动,增强两个校区党员的团结和沟通,树立一家人同命运共进退的意识。
二、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分流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委以及学校行政领导组成:
组 长:梁春林
副组长:陆其銮、谢敏庆
成 员:王有为、庞兆荣、林 红、吴荣才、吴信忠
吕善辉、洪振浩
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就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王有为兼)。
三、分流原则
1、学生自愿原则。本着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学校组织的原则,不得强制学生进行分流教育,严禁歧视学困生。
2、控制原则:中专部招收本校初中部学生50人、区内300人、区外200人。
3、扶持原则:所有学生按政策免学费两年,10%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
4、保留学籍原则:初中分流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中职学校进行学籍登记造册,并报教育局备案,保留初中学籍,同时获得中职学校学籍。
四、实施措施
1.在初二年级从下学期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引导性培训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思想和课程特点,分流教育可以此为开端,特别在初二下学期为宜。当然,此时教育重点还是文化课,对学生进行的只是初步的职业教育渗透: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概况、特点、专业设置等,以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等相关知识,开展初步的职业生涯教育。条件成熟的可以单独设立职业教育分流班,相关教材的选编以及教师的配备,要充分发挥当地职业学校的作用,由专业师资担任分流班级的教学任务。教材的选订、编写也要注意切合初中学生的知识程度和年龄实际,切合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注重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
2.在初三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开展实质性的教育分流。
本学期要对只毕业不升学、思想波动较大的那部分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争取在学期结束之前把这部分学生分流到当地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工作中要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以当地历届校友中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成才的典型例子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职业学校、展示学生就业情况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通,把教育分流变为学生的主动选择。
3.初中教育分流后的教学与管理
对于初中分流的学生宜按照有关政策精神实行注册入学,按中专层次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要积极开拓用人市场,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确保这些学生能够学有所成,有一个好安置,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规范有序科学合理的引导,使初中教育分流功能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家长的共识。
在初中开展教育分流,理论界可能存在不同意见,但是,实践证明只要操作得法、调控有方就能够实现初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双赢。
4.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创新评估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3)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讨与教学交流活动,建立为薄弱学校提供专业支持、专业指导和专业服务机制。
(4)积极开展职业学校校本教研、校际教研和县内外交流。总结和探索职业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殊性规律,学习借鉴和总结推广好的案例和经验,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5.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吃苦耐劳等良好品质,深入开展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整体推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探索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扬长避短,采取多种培养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优质课评比。
(3)实行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