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门前拍完集体照,我们穿越天安门城楼往故宫走去。
跨过汉白玉桥,进入天安门洞的时候,似乎总觉得和心目中巍峨的天安门有些差距。抚摸一下巨大红门上的铜圆球,再回首看看主席像,心中不禁有几分感慨。这里大概就是毛主席到过的最靠近故宫的地方了吧。
沿着中轴线往前走,迎面而来是庞大威武的午门。气势相当大,主体结构形成一个“凹”字,就像一张老虎嘴!不过电视里常听的“推出午门斩首”倒是以讹传讹了,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也有。所以确切地说,“午门”是皇帝打人的地方而根本不是杀人的地方啊!
北京的建筑文化是需要听导游细细讲解的,尤其像故宫这么庞大的建筑群,看哪儿都差不多。过了太和门之后,一不留神,我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团队失散了。打了导游电话联系一下,他们还在后面。我就只能在太和殿前宽敞的广场上东张西望。中间有龙图案的路是不能走的,后来去过北京的很多地方都是用铁栏杆防护了起来,这儿居然没有。旁边的一些文武大殿我根本叫不出名字,记得以前上《故宫博物院》的时候,查看详细地图依稀有点印象。周围的这些建筑群都不是很高大,但在蓝天白云下确实非常有威严的气势。这是古代皇家的地方啊!
走上太和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却不能进入里面参观,只能在外面张望一下皇帝当年的宝座。只是看的人实在太多了,里面光线又暗,看的也不是太清楚。感觉这个殿堂很小,文武百官能站的下吗?至多也就二三十人罢了,心中满是疑惑。
再往后走,中和殿、保和殿都差不多,皇帝休息、居住还是处理政务的地方。中间几块牌匾的题字不同,分别是“允执厥中”和“皇建有极”,好像是说皇权的公正无私。可是,古代的帝王执政,若是从人民的角度看,哪有什么公正可言呢?若是心中有一点点人民的影子就已经很是了不起了。
在保和殿门口,我看到了鎏金大缸,但上面刮痕累累,听说是当年被八国联军用刺刀刮的。而这大缸里水即使全部盛满,杯水车薪真的能救故宫这么多木结构建筑的大火吗?或者,仅仅是取水能克火之意吧。
走过保和殿,我们偏离了中轴线,开始往景运门走,去参观故宫的珍宝博物馆。一路漫步,印象最深的是九龙壁了,阳光下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正脊上的两条金色卧龙,栩栩如生;壁面上九条琉璃彩龙,或盘曲回绕,搏浪嬉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巨大的须弥座,上面中腰雕刻着狮、虎、象、鹿、狗、麒麟、飞马,有的奔腾如飞,有的翘尾回首,还有的款步而行。
我们从宁寿宫进珍宝馆,最后出去的地方是乾隆花园的珍妃井。这一部分是原来后宫部分,也是所谓的“三宫六院”部分,一百年前,除了不男不女的太监,普通男人根本是进不来的,而现在我们却可以随便参观这么多的稀世珍宝,是不是算是一种幸运呢?
珍宝馆所见,已经不能用惊讶来形容,据说全都是真品。这些珍玩宝物,涉及宫廷典章礼制、宗教祭祀、生活日用及休闲玩赏等各个方面,处处显示出皇家的雍容与典雅。那些东西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只能自己用眼睛去感受,珍珠玛瑙翡翠都是其中的平常物了,而印象比较深的有皇帝的顶戴、皇后的凤冠霞帔,玉山、玉如意、翡翠树等等,还有明清所有皇帝用的玉玺,据说就少了康熙大帝的那块。
走出神武门,就算出了故宫博物院了,回头再看看绵延不绝的红瓦黄墙,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一入宫门深似海”了,出门前刚刚看过的珍妃井,联想到珍妃的悲剧也只是宫廷女子最后的悲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