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的我们上课经常会提问学生,面对学生,我们的问题如何提的更好?如何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粗浅的谈一谈。
一、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
首先提问不能滥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用在关键处。切忌随意问“好不好?”“对不对?”这样一问齐答的方式。要设计一些让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动脑筋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同时提问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设计,要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作必要的调整,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老师不需要墨守成规,一问再问逼学生就范,而应表扬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并引导学生的看法。
其次提问的内容要适度。提问不能使学生无动于衷或百思不得其解。有时候老师的提出的问题超出大纲规定的范围或过于复杂都不合适,时间过长容量过大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提问后释疑的时机要恰当。一般教师在提问后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学生,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解答,讨论甚至争论,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释疑不能拖得太久,那样会使学生兴趣索然,所以要掌握时机恰当运用。
二、课堂提问不但要把握好“度”,还要做到“精、巧、活、深”。
1、 精
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2、巧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问”是为了“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不如不问。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接着逐个提问:“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完同样的内容后,则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如果能将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前一位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不假思索地随口答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后一位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内角和总是180度”这一结论。
3、活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引导,及时调控课堂节奏,真正使学生在老师灵活自如的点拨下“活”起来。
4、深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数学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发挥数学对学生在培养良好品格、情操、思维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数学教学“面”扩出去,彻底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从教师的问转化为学生的问,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大胆地向教材、老师质疑,并逐步由“敢问”向“善问”发展,一步步向思维的深层次拓展。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的有意识的训练,指点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该学生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问就尤为关键,教师只有提出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更好的学习。